国内统一刊号:CN50-9207/G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551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论中国话剧的传承与发展 --沈阳师范大学戏剧艺术学院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9-03-05 

话剧艺术在中国已经走过了百年的历程,从中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优秀的作品如同天上的星辰一样耀眼,但是,如何该讲中国的传统话剧艺术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国话剧,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中国话剧艺术特色,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的戏曲艺术到如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由南宋戏文、金元杂剧、明清传奇、近代地方小戏直到现代新戏曲,不断地发展蔓延。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一批有进步思想的戏曲艺术家,对京剧的内容和演出形式进行改革,使之适应先时代的要求。曾经流行一时的时装新戏,乃是对中国戏曲进行改革的尝试。在旧剧改革和西方戏剧的双重影响下,20世纪初出现了学校演剧活动。1907年在东京由中国留日学生组织春柳社、同年在上海成立春阳社、1909年天津南开学校剧团等所演的新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发端的标志。春阳社于1908年上演的《迦茵小传》,被认为是中国第一次成型的话剧演出。1910年以后新剧被称为文明戏,多是用幕表的形式,只有剧情大纲,由演员即兴编演。在这前后,这种戏剧形式还有爱美剧白话剧等名称。1928年,戏剧家洪深提议把它定名为话剧,意在使之与中国戏曲、歌剧、舞剧、哑剧等相区别。

中国话剧只有约八、九十年的历史,它形成于20世纪初,由在美国学习西方戏剧,并毕生致力于将其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洪深命名为话剧,已示域依靠唱,念,做,打,手段注重对生活进行程式化表现的中国戏曲相区别。话剧在五四运动前后已臻成熟。此后,一般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分为现代当代两个时期。中国现代戏剧以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戏剧的众多流派为起点,在社会运动和革命斗争的浪潮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19347月,话剧《雷雨》首次发表,1934年由一帮中学学生展演,这是话剧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使中国话剧走向成熟,它是中国第一部可读,可演的话剧,它打破了中国只能演国外话剧的传统,融入了中国自己的话剧特色,是历史上演出团体最多,规模最大的话剧。

当然,还有类似于老舍的《茶馆》,《四世同堂》等等这些都是特别优秀的话剧剧本,这都是中国传统话剧的代表,不过,我们在欣赏,沉浸在这些优秀话剧的同时,也要考虑如何才能将这些优秀的话剧继续传承下去。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年轻人关注的都是网红,明星,拜金主义至,上很少已经有人,甚至专业学表演的孩子们都没有认真的去感受中国传统话剧的魅力与底蕴,好比如哪怕花大价钱去买一件衣服,去看一个明星的演唱会,也不愿意花很少的钱去看一场经典的《日出》,这是我们当下所要解决的问题,当一个民族,没有了属于自己特色的艺术,而是沉醉于其他国家的文化,那么这样的民族,其实是失败的。

而在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潮流也在不断的改变,也涌生出了许多青年优秀表演演员,例如知名的剧组“开心麻花”就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话剧,例如《乌龙山伯爵》:主人公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妞、没相貌、没存款、没工作,在三十岁生日这天,意外得到了 一百万美元的支票。

主人公即将成为百万富翁,他尽情遐想日后的富贵,却遇上了不靠谱的银行经理和更不靠谱的一群劫匪。随后,我们的主人公莫名其妙地被误认为是劫匪、杀人犯,所有知道事实真相的人相继遇害,他被警方通缉,逃往乌龙山,开始自我救赎和一连串令人笑喷的复仇计划。在北京关注时尚流行的人中每两个就有一个知道开心麻花,每年有超过1000万的观众。2009年年底,《江湖学院》和《索马里海盗》两部舞台剧在不到两个月的贺岁档演出期间票房突破千万大关。 

可以说,愿意去感受中国话剧的人们还是很多的,但是前提一定要让人们“看懂”,因为一个优秀的话剧一定是要雅俗共赏的,小众文化可能很优秀,但是大家“看不懂”,不知说的是什么,演的是什么,传统话剧优秀,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们并不能理解那个年代人们的心理波动,开心麻花就结合得很好,既有传统话剧的演出技巧,心理侧写,又有现代话剧的幽默和时代感,还房贷、还车贷等等一系列压力的情况下,如何才能保持本心?这样会引起大多数人的共鸣,也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去感受中国话剧的魅力。

在另一方面,有很多人说中国戏曲和中国话剧尽管都称之为中国戏剧,可是却并不是一个艺术类种,传统戏曲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写意而非写实。正是因为这种写意的风格,是戏曲舞台上几乎不需要多余的表演道具。一桌两椅即可千军鏖战、关山飞度,只需龙套的寥寥几招几势便已呈现得淋漓尽致。演员依靠自身的程式化的表演与台下观众的联想和臆想,创设场景、展开情节、传递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