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会长樊元生表示,当前应进一步推进行业自律,积极探索建立对严重违法和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惩戒机制。对守信企业要推介,对失信企业要曝光。
机动车污染防治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环保“强监管”之下,机动车检测等环保市场出现机会,资本蜂拥而入,但乱象也随之而来。
近年来,一项机动车检测的加盟合作,让机动车保有量大省——山东省多地从事汽车维修和检测的企业陷入资金困境,发展受挫,并引发官司。
2月21日,负责案件代理的山东居高律师事务所律师姜瑞青介绍,截至目前,山东省济南市、高唐县、泰安市、济宁市、定陶县等地已有10个加盟商向济南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请求裁决解除与驾道(山东)检测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下称“驾道山东公司”)签订的加盟合作协议书,返还保证金,支付违约金,并承担全部仲裁费用等。
有加盟商向第一财经记者反映:“其他的加盟商正在观望或准备申请仲裁。”
驾道山东公司在北京的总部——驾道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号称机动车排放检测技术“世界首创”“行业地位全球第一”的企业,但在2016年,驾道山东公司一检测站被原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检查出技术不达标。
这起加盟合同纠纷案只是当前环保市场混乱的一个缩影。
加盟商蒙受巨额损失
事件的开始,还需要回到2014年。
2014年7月9日,山东省高唐县华兴汽车维修有限公司(下称“华兴公司”)与驾道山东公司签订了《机动车检测(加盟)合作协议书》,约定在合作期间,由驾道山东公司提供机动车检测技术与设备,负责双方合作项目的检测运营相关资质的申报和批复、技术培训和维护,负责合作检测点的计量认证和业务委托权、收费的报批和年审;加盟方负责提供机动车检测经营场地,负责合同项目的日常经营和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