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发〔2015〕32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第二十三条指出:支持大学生创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支持和促进就业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明确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从毕业年度起可享受三年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大学生们有创新精神,有对传统观念和传统行业挑战的信心和欲望,而这种创新精神也往往造就了大学生创业的动力源泉,成为成功创业的精神基础。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激情,这是一个创业者应该具备的素质。他们在学校里学到了系统性的理论知识,有着较高层次的技术优势,"用智力换资本"是大学生创业的特色和必然之路。但是,缺少资金,是大学生自主创业中无法逾越的一道屏障。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完善的风险投资模式,或者说投资者对于大学生创业并不十分看好。创业首先考虑的便是资金问题。虽然政府出台不少优惠政策,但对本身缺乏资金,筹资经验又不足的大学生而言于事无补。研究显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主要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占到81%,而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极少。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毕业生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政府对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的资助政策未见效果。那么,在微量资金的背景下,大学生如何进行创业呢?
一、利用所学专业优势,开展技术服务类创业
大学生身处高校科研重地,本应更多从事有科技含量和高增长潜力的项目。但事实上,当前大学生创业普遍集中在低附加值的流通服务业,比如文印店、小吃部、做校园团购等。不是说大学生就不能做这类项目,但这些项目无技术含量,就业门槛低,普通人都可以做,大学生在这个领域并没有明显得优势,这就加大了竞争的风险。但是从长远来看,拥有自身独特技术优势的创业项目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优势资源,具备可持续竞争力。如果大学生能结合专业背景,把自己在大学期间接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应用于自己的创业实践当中,掌握形势,了解行情,在专业领域内创立技术服务和咨询公司,比如经济类专业的学生可提供会计服务、投资咨询;机械类专业的学生可进行加工编程、智能制造;语言类专业的学生可进行产品翻译、培训等方面的服务。这些服务类的公司投资较少,并且因为掌握和精通了某个行业的专业知识,就意味着创业者的事业成功了一半,可以使创业者不受制于人,立于不败之地。
二、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平台,开展网络创业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将为大学生的创业和成才提供更多的机遇。近几年,网络的发展推动了一大批在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行动,他们掌握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发展规律,整合网络资源为广大的潜在客户进行推广和宣传服务。将一些传统产品或服务与网络结合起来,开发出新的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彩票、造型设计,甚至包括线上的 3D 虚拟体验和推广等。
由于互联网创业有如下特点:网络投资较小、风险相对较小; 网上交流广阔、容易发展人员;一次进行投资、没有其它费用;不受条件限制、业余可以运作;每日结算、回收资金快;网上安全可靠、精神压力小;比一般的创业模式、宣传效果来的要好等特点,更适合于资金并不充足的大学生进行首次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