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闭症儿童病因机制研究
关于自闭症的病因,在国内外的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段主要从社会心理学和生物医学的角度对自闭症的病因进行简单的总结。
(一)环境
1、家庭内部环境
在精神病学家Leo Kanner 教授发表的名为《情感交流的自闭性障碍》的论文中,他提出了自闭症的病因与母亲的教养不当有关,在之后的一些学者的调查与研究中也发现,他们大多都源于经济水平较高的家庭,他们的父母也大多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并且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后人提出的“冰箱父母”的理论中,有提到自闭症患儿的大脑其实大多并没有受损,只是父母在心理上对孩子的排斥和虐待,使得孩子因缺乏安全感而逃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虽然在近年的研究中,自闭症在任何社会阶层的家庭中都有发生,并且与父母的学历,职业和教养方式等都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关联。但不可否认的是,不良的生活环境以及不恰当的教养方式会影响自闭症的发展,并且不利于患儿的康复与治疗。
2、孕期环境
在研究过程中,孕产期危险因素是否会导致幼儿自闭症也成为了众多研究学者争论的焦点。有研究表明,孕妇被动吸烟可导致脐带血中可铁宁含量的升高,改变影响母体与胎儿的物质交换,有可能造成胎儿慢性缺氧。在长期使用电脑方面,由于电脑辐射性较大,胎儿由于长期受到辐射有可能造成组织畸形。[]此外,孕妇怀孕期间的病毒性感冒,羊膜早破,剖宫产分娩等危险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幼儿自闭症。
(二)遗传
遗传因素自闭症儿童的同胞发生本病的患病率为2%~3%,是造成幼儿自闭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专家之后的关于自闭症双生子研究、家系探究、细胞遗传学及分子遗传学研究中都发现遗传因素在自闭症的病因中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我们不难看出,自闭症的遗传基础是确定的,但遗传传递的模式目前仍不清楚。
(三)认知神经理论
认知神经理论尝试为自闭症提供一个心理学的解释模式。科学家给出了两种假设,其中一个是假设自闭症儿童在心理活动的执行技能方面存在缺陷,很难或者无法根据期望的目标制定计划,不能保持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灵活的定式转移能力。这个理论解释了子必胜儿童言语保持和定式转换方面的困难。但是这种缺陷并不是自闭症儿童所特有的,还存在着大量的例外情况。第二个假设是将解释模型聚焦于自闭症儿童综合心理以形成整体意义的能力缺陷,这方面的缺陷会导致幼儿有意注意和人际交流的缺陷。但目前支持这种思路的实证研究还不多。[]
(四)大脑的发育及生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科学家通过脑影像技术对比研究,发现自闭症儿童的脑干总面积和脑桥面积均显著小于正常人,而大脑总面积、脑组织和左右侧脑室体积均显著大于正常人。[]由于这些不同,使得患儿的制动系统的信号机制出现混乱,导致自闭症儿童出现人际交流和社会认知方面的障碍。
二、自闭症儿童的学习及认知特点
自闭症儿童在学习和认知方面与普通儿童既有一致的地方,也有其独特的地方,为了帮助自闭症儿童可以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治疗,我们需要进一步的了解其学习和认知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