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0-9207/G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551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青春易逝 自然粗糙 唯有艺术不朽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8-11-22 

最近在看《人间失格》,发现太宰治和王尔德有相通之处。《人间失格》中写道,沿着天桥上上下下,在我看来,毋宁说是一种超凡脱俗的俏皮游戏。尔后,当我发现它不过是为了方便乘客跨越铁轨而架设的极其实用性的阶梯时,不由得大为扫兴”,“从幼年时代起,我总是思忖道:这些床单、枕套、被套、全都是无聊的装饰品。直到二十岁左右时才恍然大悟,它们不过是一些实用品罢了。于是,我对人类节俭不禁感到黯然神伤”。

王尔德如同太宰治,对实用的、生活的感到失望,将艺术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我们为了获得身心满足,希望自己接触的某些东西是艺术;而王尔德则希望自己接触的所有东西都是艺术。

 

摘要:

在自然主义甚嚣尘上,文学紧密依附现实时,王尔德重建艺术和现实的关系,尊重了艺术的独立性,却矫枉过正。本文将“向日葵”看做王尔德唯美主义的象征,从《道林·格雷的画像》中唯美主义的体现, “不接地气”的唯美主义两个维度,来分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

关键字:王尔德 唯美主义 道林·格雷的画像 艺术

 

十九世纪下半叶,左拉等文学家将现实主义发展到了巅峰——自然主义,文学与现实的联系从未如此紧密。他们用艺术弘扬世间美德,鞭挞人性丑恶,讽刺社会陋习,引导政治风向。

王尔德高度尊重艺术独立性,一向反对现实主义小说的创作传统。“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以外,不表现其他任何东西。和思想一样,有自己独立的生命”,他认为自然主义,确实有着某种几乎可以称为史诗的东西,从头至尾全是错误的,不是基于道德的错误,而是基于艺术的错误”。(注释:王尔德在写于1983年的《谎言的衰朽》中批评左拉的《萌芽》)

王尔德还宣扬艺术的无功利性,开始讲为艺术而艺术,而后更进一步,认为艺术高于生活并引导生活,后来发展到极致,认为自然美多是粗糙的,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

《道林·格雷的画像》是王尔德唯一的长篇小说,约二十万字,涵盖了他对文学、艺术、道德、生活的看法。这部小说一共二十章,包括道林·格雷、画家巴兹尔·霍尔沃德、亨利·沃顿勋爵三个主要人物,女演员西比尔·范内,化学家艾伦·坎贝尔,西比尔的弟弟詹姆斯等次要人物。这部小说无论是从叙事还是从议论都典型地体现了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本文就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分析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