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0-9207/G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551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国风中女性的体态美其伦理性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8-11-22 

国风中描摹女性或以女性为创作主体的诗占了多半,因此,女性的形象,包括心态,生存状况,外貌,成为我们额外关注的对象。

国风中的女性体态以“硕”为美,这一点在后世没有因袭下来,不是曹植在笔下的洛神“秾芊得中,修短合度”,宋朝流行裹足之风,士大夫们沉迷于欣赏女性弱柳扶风的盈盈姿态,曹雪芹笔下的林妹妹多病缠绵于床榻……国风中的女性有一种壮实的美,能干活,夙兴夜寐,勤勤恳恳,因此她们才敢在丈夫变心后离开,因为她们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有一种“独立”的美。国风中“硕”,“大”,“丰”,“高”等形容女性高大健美的词频繁出现,如《硕人》中有这么一段,“硕人其颀1,衣锦褧衣2”,这首诗是在称赞贵妇人庄姜的,庄姜她是“齐侯之子3,卫侯之妻4,东宫之妹5,邢侯之姨6,谭公维私7”一般来说,统治阶级认为的“美”是社会的正统美,社会中下层的民众会争相效仿。如在《泽陂》中,这样写道,“有美一人,硕大且卷”、“有美一人,硕大且俨”,在《椒聊》则有,“彼其之子,硕大无朋”,“彼其之子,硕大且笃”,第二首诗《椒聊》也有人认为它是称赞男性的诗。总之,“硕”这一体态美在逐渐下移,飞入寻常百姓家。遗憾的是,这种以硕为美的美学观没有继承下来,直至今天,还认为女性以纤弱为美,众多的减肥药,减肥餐,像21天减肥法这样众多的减肥方法,肥胖固然不好,过度追求瘦也不是好事,国风中健美才是正常的体态美,体态健美,能从事正常的体力劳动,遇到男性侵犯时,也不至于手无缚鸡之力,任其蹂躏。健美这一体态美是我们该从国风中借鉴的。

国风中的女性以“轻盈为美”,在同一时代,两种相反的美学转换的如此之快,这种审美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人们已经在逐渐摆脱局限于自身生存的审美观,可能是由于物质的丰富,社会财富的增加,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富足,因此,人们有了更多的美的形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如

中国古代的诗歌自诗经这一幼年就开始关注女性身上的伦理。国风中对女性的关照并不局限于体态美,配饰美,还关注女性身上的伦理因素。如著名的《关雎》这样写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两句之间其实有潜在的因果联系,正因为她“窈窕”,因此她是适合做配偶,因此才叫男主人公如此思念。还有上文提到的“硕人”,虽然通篇在描写女性的体态美,但通读全文会发现作者透露出一个“贤”的信息。正因为她“贤”,所以我们称赞她的美貌。如果她不贤,长得再怎么惊为天人,作者也不会称赞她,反而会把她的美丑化。比如《君子偕老》,这是讽刺卫宣公夫人宣姜的诗歌。此诗反复铺陈咏叹宣姜服饰容貌之盛美,是为了反衬其内心世界的丑恶与行为的污秽,铺陈处用力多,反衬处立意妙。作者这样写到,子之不淑6,云如之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