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中心主义是指某个民族或群体把自己当作世界中心,认为自己的文化优于其它文化,并把本民族的文化当作对待其它民族的参照系,它以自己的文化标准衡量其它民族,并把自己与其它文化隔离开。[1]民族中心主义最突出的表现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即翻译界颇受关注的异化归化问题。
《甄嬛传》自 2011 年播出以来,在国内外都获得了人们的热捧。讲述了清朝雍正年间,未经世事的大家闺秀在后宫历经嫔妃的阴谋和斗争,登顶后宫的励志佳作,深厚的文化底蕴,令该剧的台词意蕴非凡。
2. 译者翻译心态和策略
2.1 归化和异化翻译的定义
韦努蒂在著作《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中, “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语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进译语文化”[2]。而异化翻译是指: “在一定程度上保留原文的异域性,故意打破目标语言常规的翻译”[3]。无论是归化翻译,还是异化翻译,都受到民族中心主义的影响。
2.2 译者的翻译心态和策略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影视作品翻译之初,译者采用“忠实”策略,但渐渐发现其不足之处,许多作品遭遇“水土不服”的现象。“叛逆”翻译策略逐渐出现,即摈弃原片名的内容和形式,按照电影的故事情节来翻译。对待外国文化,我们应有“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态度。
2.3 《甄嬛传》经典英文字幕
钱绍昌教授认为,“字幕翻译是一种与文学翻译不同的,且有聆听性、综合性、通俗性、无注性特点的一种特殊翻译,而跨文化传播指的则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 [4]
2.3.1.《甄嬛传》经典英文字幕归化策略
例如:甄嬛:皇上,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Your majesty, “A fault confessed is half redressed.”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出自《左传.宣公二年》,即没有比犯错而改正更好的事了。皇帝撞见余氏顶撞甄嬛,欲惩罚余氏,甄嬛替其求情所说的话。而译文所指,认错,错已改了一半。而翻译则采用了西方国家君主 “majesty”,这个词常用来表示的是君主立宪制度下的陛下和女王陛下,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
2.3.2 《甄嬛传》经典英文字幕异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