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基础类课程是医药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而化学实验更是化学基础类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实验操作和直观的实验现象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更是学好后续专业知识课程的保证。
一、高职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由于高职院校学制短、课程内容多,药学院校的化学又是各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专业基础课,所以就存在着:
1、 专业基础课课时数的有限性
由于高等职业院校推行的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重点,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
-------------------------------------
基金项目: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教改研究项目(jg2015260)
作者简介:叶红(1961-),女,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化学实验教学与实验室管理,
通信作者:何苏萍:275329956@qq.com
践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带动专业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因此作为
专业基础课——化学基础类课程课时数就不可避免地被压缩再压缩。我校的化学基础类课程,无论是药用基础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经过几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正,课时数压缩了不少,这样就出现了课时数少而课程内容多的矛盾。
2、专业基础课在改革上的相对滞后性
高等职业教育在课程改革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基础化学、有机化学等还是采用旧的教学
模式,即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学生按老师要求进行操作,实验还是依附
于理论课之后,没有专门的考核,学生参加实验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且,各门化学基础课的实验内容自成体系,在内容选择上也没有与专业课很好衔接。
3、我校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由于专业特点,全校所有专业都开设了化学基础类课程,所有的化学基础类课程都集中在第一学年完成,因此就出现了①学时数与学科教师人数、学生实验人数与实验室周转的矛盾,使得部分专业新生几门化学基础课同时开设,而实验内容在理论课还没学到时就已经进行,学生在实验时没有理论的支撑,对于为什么实验,实验的目的,原理一知半解,整个实验过程只是按教师要求按部就班地操作;②不同化学课的实验内容会有相同或相似性,有些内容重复操作,有些内容练习不到位,造成资源、课时的浪费;③实验依附于理论课,没有专门的考核制度,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实验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不会思考,更不会与理论知识相结合;④为了考虑全校的需求,全校所有班级的实验内容基本相同,这样也造成了实验操作技巧上不能与专业课很好焊接,有些操作技能在专业课时还要补充练习,造成基本技能得不到很好训练,能力培养得不到很好体现。
这样的实验教育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的动手能力,更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不能使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