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0-9207/G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551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浅谈必修模块在高中生物课程中的教育价值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8-10-30 

“生物1:分子与细胞”模块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的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本模块的内容包括细胞的分子组成,细胞的结构,细胞的代谢,细胞的增殖,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五部分。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通过举例分析阐明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中通过使用高倍镜观察细胞来比较得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点。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中分别介绍了细胞中的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有机物和水、无机盐等无机物的含量、组成元素、基本单位、结构以及它们的功能,并引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实验来学习掌握检测生物组织中有关化合物的方法。第三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包含细胞膜、细胞器、细胞核三节内容,分别介绍了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及功能、常见的8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通过资料的分析让学生总结得出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功能。这些让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在微观层面上,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并且让学生学会了观察、实验、比较、分析的科学方法。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介绍了物质跨膜运输的例子、方式以及它的结构基础—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实例中进行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探究从而对物质跨膜运输有直观的认识。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包括酶的作用条件及本质、ATP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呼吸以及光合作用四方面内容。详细阐述了生物体内的每时每刻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原理。并且引入比较过氧化氢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酵母菌呼吸方式的探究来分析得出酶的作用条件以及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第六章介绍了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癌变的机理,使学生理解生命活动中的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背后的奥秘。并指导学生进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有丝分裂过程的理解。整本书中的实验、探究和资料分析成功地让学生领悟观察、实验、比较、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必修一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理解生命的本质,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二、“生物2:遗传与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