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0-9207/G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551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实施差异教学前期工作的探讨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8-10-20 

基于目前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备课时通常为所有教学对象制定同样的教学目标(虽然设置了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扩展性目标,但也是针对所有教学对象的共同目标,而非将差异性层级目标)、在实施教学时使用同样的教学方式方法、在课堂上走着单一的教学流程、在课后给全班同学布置同样的课后作业(有些作业设计的“分层”作业也仅限于“量”的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是被直接忽视的,所有学生像生产车间里的产品一样,都在同一个流水线上经过同样的工序被加工。

但实际上,在同一个教学班级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风格或兴趣、社会经济地位和家庭因素、学习准备、学习进度、甚至是性别、文化(种族)、看待学习的价值、学习自信心等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就决定不同的学生在同一节课的需求都有所不同。

《新课标》中提倡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但“教学过程中差异教学的设计环节和课堂时间的管理问题,分层作业的反馈及多元评价上的尺度,使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放弃对差异教学的探索和研究”,教师不得不日复一日地设计“兼顾大多数”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这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难以匹配,也难以达到 “教育公平”的要求。

 

二、研究问题的意义和理论依据

虽然目前教育研究提供了大量的有关教和学的模型和框架,差异教学的理论基础应该还是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

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的代表任务布卢姆等人认为,完整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应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教学目标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发生行为变化的期望,通俗地讲就是“在教学后学生必须能做以前不能做的事情。”学生通过学习所取得的变化能直接从行为方面直接观察并加以界定。学目标分类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难易程度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优势智能和偏好不仅影响他们的最佳学习方式,还影响他们用以表现自己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最佳方式。”根据加德纳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制定课程项目时设计更多的方案,还有助于教师了解自己的学生的最佳学习方式,这也是开展差异教学的第一步。

    三、实施差异教学前期工作

差异教学的起点是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对他们学习需要的了解。因此,首先就需要做学情分析。

方法一:加纳德的多元智能模型

教育学教授霍德华 加纳德到已经探索了八种思维和学习的方式。他认为人类至少有八种智能,只是掌握情况不一样,有的智能比较突出,有的智能比较薄弱。学生的优势智能影响了他们的最佳学习方式,所以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方式越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按自己的偏好来学习,学生就学得越好。

首先让每个学生都填写一份多元智能测试表,并且告诉学生“多元智能”不适用来给他们贴上“强弱”的标签,这份表是用来告诉他们自己的学习偏好是什么,在自己优势的学习领域,学习更容易也更有趣。

方法二:学生兴趣

设计一份兴趣调查表,这样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外的兴趣爱好是什么。兴趣调查表的问题可以是开放性的,例如:“你最喜欢的学习活动或是学科是什么?最不喜欢的呢?”、 “哪门学科是你认为最难的?为什么它的最难的?”、“你最喜欢的游戏或者运动是什么?”、“如果你可以学任何你会选择学什么呢?”、“在没有其他人的帮助下,你有没有自己学会做某件事情的经历呢?如果有,你学会了什么事情?”……也可以是选择性的,例如:“在学校,我最喜欢的做事方式:A自己单独做 B和一个朋友一起做 C和一个小组的同学一起做 D在一个大组中做” ……

方法三:学习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