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0-9207/G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551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中西方交际花对比 ——“高级”的葛薇龙和“高贵”的玛格丽特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8-10-09 

张爱玲的《沉香屑——第一炉香》写于1943年,小仲马的《茶花女》写于1848年,时间相差约一个世纪。虽在不同的时代,国度和文化环境,但是二者塑造的交际花形象——葛薇龙和玛格丽特却颇有相似之处。

葛薇龙和玛格丽特都是活跃于上层社会社交场合的交际花,穿梭在各色男人之间,靠姿色获得钱财,实质是高级妓女。玛格丽特的妓女身份容易看出,文本多有明示,“花上十个路易,你就可以做她的情人”。而葛薇龙的妓女身份是隐晦的,可以从这些地方看出蛛丝马迹:葛薇龙初次住进姑妈家时,就看透了姑妈的陷阱,她一件一件地试壁橱里的衣服,低声道这跟长三堂子里买进一个人,有什么分别?长三堂子就是晚清上海一带的高级青楼。葛薇龙沉入陷阱后,为自己辩白怎么见得我不能赚钱?我并没问司徒协开口要什么,他就给了我那只手镯。”这时,她已经清楚地明白自己充当的角色是吸引男人的钓饵。葛薇龙和乔琪乔结婚后,张爱玲这样叙述她的婚后生活,薇龙这个人就等于卖了给梁太太与乔琪乔,整天忙着,不是替乔琪乔弄钱,就是替梁太太弄人。”最明显的一处是在除夕之夜,她和乔琪乔去湾仔去看热闹,被水兵误当成了妓女,薇龙自嘲道:本来吗,我跟她们有什么分别?

当然,二者在职业上,也有细微差别:葛薇龙比玛格丽特更“高级”。玛格丽特的价格只值十个路易,男子们和她交往主要是为了和她姘居,因此她的姘夫很多。此外,玛格丽特所在的上层社会交际圈是单向的,即女子不是贵族,男子是贵族。在双向的上层社会交际圈中,即男女都是贵族时,她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她在贵族眼里,地位是低贱的。公爵夫人蔑视她,不可能和她做朋友,更不可能和她出现在同一场合,玛格丽特的朋友比如普律当丝是和玛格丽特一样地位的人;葛薇龙的价格岂止十个路易,就算有男子为葛薇龙倾家荡产,可能也占不到一点便宜。她更多的是充当诱饵,手腕颇多,不会轻易让男子得手。葛薇龙更多的是充当场合上的需要,在聚会上活跃气氛。她是梁太太的侄女,乔诚爵士的儿媳妇,这些身份赋予了她一定的地位,她可以出现在双向的上层社会交际圈中,和有地位的女子做朋友。

二者在沦为妓女的过程中,社会固然推了她们一把,如睨儿曾点明葛薇龙毕业后的暗淡的前途姑娘你这还是中学,香港统共只有一个大学,大学毕业生还找不到事呢!事也有,一个月五六十块钱,在修道院办的小学堂里教书,净受外国尼姑的气。”再如玛格丽特本来是个纯洁的乡村姑娘,来巴黎谋生,却发现自己不得不以美貌和青春作为资本。这显示出二者所处的社会没有给女性提供可以体面地谋生的工作岗位,女性想体面的活着,只能沦为交际花。这两位高级妓女与老舍的《月牙儿》和莫泊桑的《羊脂球》中的仅为糊口低级妓女是不同的,她们不做妓女也不会饿死,只是被物质诱惑,为了一份体面。最终她们混迹于上流社会,过着奢侈的生活,曾经单纯,后来也习惯了享受糜烂的交际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