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0-9207/G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551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有效预防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8-03-06 

习主席指出,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中华腾飞的重任,他们的顺利成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近年来,大学生因心理压力、突发变故、应激障碍等诱发的自杀问题屡见不鲜,自杀成为大学生最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1 据调查,我国大学生群体的自杀死亡人数已达到 20 /10 万,远远高于其他社会群体,并呈逐年上升趋2不仅给本人和家庭带来巨大不幸,也严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秩序,甚至影响到社会稳定。自杀不是突然发生的,都有一个发展过程。通过了解自杀,制定和采取可行的干预措施,对有自杀意念的大学生及早采取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自杀悲剧的发生。

一、自杀者的倾向性行为特征

自杀高危人群在自杀前会有意识掩盖自己的企图,但多数情况下会有明显的迹象,言行举止失常,行为征兆显现,诸多端倪可察。

一是情绪变化无常。欲自杀者受到负性事件的影响,往往在一个月或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情绪发生明显变化。如,有的对某种事物感到惶恐、畏惧,常常失眠睡不好觉,心神不宁、心绪不定。而有的则在采取行动前会表现得“相当的清醒和平静”,情绪突然放松,似乎比原来的情况大为好转,让周围的人误以为他“想开了”,其实此时自杀者却已经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并计划好了自杀的方法。

二是行为举止怪异。当自杀意念增强时,在日常生活中性格行为会突然改变。如,回避与他人接触,一个人躲起来,不想见人;经常独自外出,但对外出的原因始终一字不吐;无故整理收拾内务柜、行李箱,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总是一个人悄悄地写着什么,怕被别人看见,除了遗书,还可能在日记、微信朋友圈提到关于死亡的话题,等等。

三是表达自杀言语。有自杀意念的人会间接地、委婉地说出来,或者谨慎地暗示周围的人。如,有的大学生遇到挫折、经历创伤后,会对朋友说:“自己一事无成、活着一点希望都没有”“我是累赘、没有用的人”,与人谈论一些自杀的方法,甚至开一些自杀方面的玩笑:“哪种方法不痛苦”“死有什么可怕的”等。还有的人会反复向身边朋友询问人死后会怎么样,“我要是哪天离开这个世界,你还会想我吗?”对这些间接或直接的表示想死的言语线索,应当引起足够重视、保持高度警觉。

四是胡乱指责猜疑。自杀高危人群,常常缺乏广泛的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