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骑行者的身影已屡见不鲜。然而,随着骑行的日益普及,竞速飙车、组团闯红灯、长时间占用机动车道骑行等乱象也随之而来。
一骑行博主“晒”出自行车竞速数据,其中,部分骑行码表记录最大时速竟高达47.9公里。这是记者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的。
近年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骑行者的身影已屡见不鲜。然而,随着骑行的日益普及,竞速飙车、组团闯红灯、长时间占用机动车道骑行等乱象也随之而来,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城市骑行如何才能更安全、更规范?近日,《工人日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采访。
骑行时速超40公里
“早晚高峰时,公路上的自行车、电动车、共享单车特别多,有的还会突然变道超车,‘嗖嗖嗖’地穿过去,躲都躲不及。”北京骑行爱好者小郭告诉记者,他经常沿安立路辅路骑行上下班,其间多次碰到不按交规行驶的骑行者。他表示,“这条路是骑行的热门路线,经常会遇到自行车逆行、闯红灯、在机动车道行驶等情况。”
在开放道路上无序竞速,是引发骑行相关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10月11日,在北京某滨河慢行系统的骑行道旁,记者观察到沿路设有多个“限速15千米/时”的提示牌。然而,当记者以这一速度骑行实测对比发现,该骑行道上的部分骑行团或个人骑行速度远超限速标准。一些骑行者带着孩子高速骑行,穿梭于车流与人群中。
“近几年我参与了北京修建骑行道的相关项目,在此过程中,经常听到附近的行人抱怨骑行者速度过快不够安全。”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在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提到,“暴骑”行为会带来一定安全隐患。
北京中首律师事务所主任胡胜国表示,骑行是绿色出行的生活方式,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但是,竞速、故意占用机动车道等骑行乱象,是正常骑行的异化和错位,应从法律角度进一步拧紧“安全阀”。
“暴骑”背后存在法律“盲区”
在“河北11岁男孩骑行身亡”一案中,舆论普遍表达了对逝世男孩的同情。同时,事故责任划分引发各界关注和争议,也暴露出公路骑行风险及监管漏洞。
“自行车是否应该限速”是舆论争议焦点之一。对此,有律师分析认为,当前我国法律暂无对自行车限速的明文规定,但电动自行车国家标准明确最高速度不得超过25千米/时,一些自行车骑行者速度超过该标准,甚至高于同向机动车行驶速度,明显与安全骑行理念及准则相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