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0-9207/G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551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小学生同伴互教的探索性研究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18-02-26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建构主义迅速波及到各个教育领域,一场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变革悄然兴起,教育领域的教学观和学习观都受到了相应的冲击和变革。“同伴互教”(peer teaching)在这样一场教育变革中应运而生[1]

古今中外,很多教育家都肯定了同伴互教的重要意义。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曾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是: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孔子教导自己的学生,学习无论尊卑贵贱,年龄大小,与同学、朋友、长辈等都可互相学习,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进步[2]。这在某种意义上可看做是同伴互教的萌芽。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 “小先生制”。所谓“小先生制”,就是小孩可以教小孩,小孩也可以教同辈或前辈,只要是在某方面先经历者和先习得者便可成为老师,后经历者和后习得者便成为学生。“小先生”的责任不仅是把所学的知识传授给他人,也要教会他人做“小先生”,这样就使知识得到了广泛地传播[3]。这种“小先生制”与“同伴互教”具有相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陶行知老先生早已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国外的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以及他们的伙伴,就是运用同伴之间互相学习的方法来进行辩论式学习[4]。他们用事实证明了同伴互教的可行性,其中便已蕴含同伴互教的理念。到了近代,英国的牧师贝尔在印度传教时,想教小孩子学习,为了解决师资、经费短缺和教学设备不足等问题,他让年龄大的孩子教年龄小的孩子学习,后来发展成风靡英美十几年的“导生制”[5]。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的感情得到沟通,是同伴互教的又一缩影。可见,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同伴互教已受到相当的重视和运用。

二、同伴互教的内涵

有不少学者对同伴互教进行过研究,他们对同伴互教的内涵各有分说,迄今为止,同伴互教的内涵也没有一个纲领性的定义。一些学者认为:同伴互教就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之间自主合作,积极地交流、协商、探索,把自己会的知识教给其他同伴,也学习同伴教给自己的知识,完成给定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教学方式[8]。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同伴互教即多个学习者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结成学习伙伴,学习伙伴之间有明确的任务分工,通过沟通交流,彼此帮助,共同学习[9]

通过对以上学者的观点进行整理与归纳,对于同伴互教可以形成这样一个理解:所谓同伴互教,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伴之间互相讲题、相互讨论,也包括在教师有计划的引导下,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思维方式等,将学生进行配对组成学习共同体,同伴之间达到彼此促进,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活动。

三、同伴互教的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的最早提出者是瑞士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和学习的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的传授习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习得的[10]。同伴互教便是学生借助其他学习伙伴的帮助进行学习的,符合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

(二)“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由苏联的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的概念界定是:实际发展水平(独立解决问题)和潜在发展水平(成人引导或与同伴合力解决问题)之间的差距。维果茨基认为,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教学应当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取得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成人的指导以及同伴之间的互教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同伴之间的互教[11]。同伴互教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相近,讲述、理解知识的方式大体相同,能满足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水平取得一致的要求,有利于知识的消化与吸收。

(三)需求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洛斯的需求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可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人在多种需求中,与同伴互教相关的有:交往需求、表现需求、游戏需求和求援需求[12]。同伴互教能够满足学生这四方面的需求,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事学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