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0-9207/G 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5551
主管单位: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主办单位: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
北京科技攻关团队聚焦灾后应急解决方案
--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3-12-08 

近期,6个搭载有新型储能设备的安全应急小屋项目在北京市房山区、门头沟区试运行。今后,遇到暴雨、山洪等突发灾害时,安全小屋可以保障周边至少200人的饮水、用电、通讯等应急使用。


  这是今年夏天特大暴雨后,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支持的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基于互补型储能电源系统的安全应急小屋示范应用”最新成果。


  据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第一时间做好抗汛救灾和灾后重建的科技支撑工作,该部门本着灾区需求迫切、应用场景清晰、科技作用突出的原则,加快审批程序,紧急启动了安全应急小屋等5项科技支撑项目,在应急救灾、灾后恢复、预警防治等方面组织全市优势资源开展科研攻关,确保科技尽早赋能灾后重建。


  中关村(房山园)智能应急装备产业园内应急产业资源聚集,所以安全应急小屋的项目确立后,房山区、门头沟区就联合科研攻关单位深入走访调研受灾地区,摸清突发灾情发生后群众的急难愁盼。


  今年7月底,北京房山、门头沟等地遭遇了罕见暴雨,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一度与外界失联,断水、断电,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安全应急小屋基于本次汛情造成的断路断电断水断通讯等现实场景而设计,在实际运用中要确保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避难所等场所“电不断、水不停、讯通畅”,提高应对特大突发事件防灾、减灾、救灾安全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