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作出重大部署,明确了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以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路径。多地近期密集推出系列政策举措,聚焦企业发展具体问题,推出精准有力措施,加速释放民营企业发展动能。
激发民企动力活力
8月8日,在山东省德州市武城经济开发区的航技风机制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台台风机即将连夜发往新疆。公司董事长周峰说,获得这批订单主要得益于经开区的牵线搭桥。武城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侯志刚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当地建立专班服务机制,对高端装备、新材料等产业的纳税前20名民营企业重点培育、动态管理。
普惠贷款风险补偿年额度提高至10亿元,鼓励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建设,建立“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企业服务工作机制……近日印发的《广州市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措施》从扶持政策、服务体系、法治环境等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稳预期、强信心。
行政权力的“减法”,换来市场活力的“加法”。“减办事流程、减审批环节,归根结底减的是政府权力、部门利益。”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范柏乃表示。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正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促进民营经济做大做优做强。上半年,浙江新增民营经济主体同比增长12.2%,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比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2.3个百分点。
聚焦发展难点痛点
“当前,江苏民营经济存在着技术创新难、人才引进难、产业链和供应链协同发展欠缺,以及中小型企业融资难、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等痛点、难点和堵点。”江苏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蒋昭乙表示。
融资难、融资贵也是民营企业的“心头之痛”。截至6月末,山东民营企业贷款较年初净增230亿元,余额超过2300亿元,同比多增50亿元,余额、增量居山东省内四行“双第一”。
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广州“民营经济20条”提出,在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等多个领域加大应用场景开放力度,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应用场景设计与建设。特别是针对“企业由于创新出现的首次不合规”,制定行业性合规指引,探索在清单范围内,引导其在限定时间内整改完毕,依法不予处罚。